在講輸入前,我們先來探討知識管理的盲點,也就是 PIM(個人資訊管理)和 PKM(個人知識管理)的差別。
資訊管理不需要思考,知識管理則需要思考!
思考會帶來連結,聽起來有點抽象,我舉個簡單的例子,如果今天你是一名律師,正在準備一場官司。
- PIM:這場官司的內容需要用到哪些法規和條文,或是過往的判決案例。
- PKM:我該如何找到突破口,怎麼創造歷史。
法規資料庫還有判決案例都是既有的資訊,針對本次次案件,我們可以引用一些資料,但如果想要更進一步思考,我們需要藉助一些前輩的經驗,還有必須對制度面做更多的功課,才能找到突破口來翻轉結局,這些經驗也會演變成新的「知識點」。
在進行輸入前,其實已經輸出?
我們接觸(輸入)一則新資訊,事實上是別人整理好(輸出)的資訊,就像這篇文章,也是我輸出後的結果。
最終與我們接觸的,是包裝後的成品
不管是書籍、還是簡報、實體課程、線上課程,說穿了都是以「最終成品」的樣貌展示在我們面前,如果我們向前回溯,這些作品在作家或是講師的產出中,歷經蒐集、統整、和創作、校閱…等一系列的過程。中間有參考文獻、個人洞見、也許還加了一點「行銷」的調味料,彼此交互作用後,最終才會進到我們終端來輸入。
目錄的誕生,就是收斂後的線性結果
只要有章節目錄存在的地方,都是收斂後的結果,過往我們在求學過程中,總是按照教科書上的順序來做筆記,所以我們的教育制度往往被冠上「填鴨式教育」的惡名,造成學生只會背只會考試,而不會思考的結果。
事實上,我們在做筆記不應該是按照收斂後的目錄順序,應該要重新打散,再利用自己的思考方式,重新在知識系統中編排,並且要自己創造知識點之間的連結,而這種連結又可以被稱為 backlinks
(反向連結)。這種方式也跟我們大腦運作機制很類似,所以我們大腦中的神經元一旦產生了節點,就會加深我們的印象,透過一個又一個的神經節點,產生出巨大的知識網路系統。
我們可以練習去拆解一本書、或是一堂課程
就像一輛車,是由不同的零件所組成的,一本書、一堂講座、甚至是一門線上課程,其相關的「零件」大致有幾種類別,提供大家參考:
- 人物
- 理論或觀點
- 參考文獻
- 作者的洞見
- 技巧與經驗
- 圖表
所以說,我們可以依照不同的「關鍵字」分別去建立不同的連結,而每個人的背景和理解程度不同,吸收程度和從中獲得的收穫也一定不會一樣,所以我個人比較建議,當我們輸入時,可以利用小單位的文字或是白板,來記錄每一個碎片化的資訊。接下來我會用 Heptabase 來說明實際的執行方式是如何進行。
如何在輸入階段使用 Heptabase?
我想再次強調,輸入階段不是發散和收斂的二分法,而是歷經數次的發散和收斂,這個過程也取決於個人的思考強度。以下我會說明我在輸入階段使用 Heptabase 的相關作法。
一、建立原子卡片
不用考慮卡片的位置,快速以書名建立一張卡片(放入一張封面圖),如果是講座或是線上課程,我也會先建立一張原子卡片,適時貼上標籤來收斂(書籍資訊、或是講座課程的人事時地物)。
這裡的原子卡片,就像我之前 Heptabase 一點通|我用 Heptabase 建立原子筆記 #8 中提到的作法,凡事先從問題出發,帶著問題去在書中或是講座中找答案,在有目的性的情況下,比較不會神遊。
二、建立思考中心的白板
一開始也不需要考慮白板的位置,在 Map 中可以任意建立白板,只要把名稱設定好,之後可以再移動這塊白板到適合的地方存放。
傳統我們做筆記都會建立卡片,按照目錄章節來做筆記,但線性的特性會限制我們的思考,如果用白板則沒有這個問題,想到什麼就延伸出去,新增文字或卡片、Section、心智圖,最後再來重組。
一般我們用左邊本文,右側欄參照的方法,我後來發現,反過來,用右側邊欄放原子筆記,零碎的想法拖出來放左邊白板,也是一種使用方法。
三、用顏色、線條、範圍整理零碎卡片的脈絡
當延伸思考進行到一個階段,或是結束後,我們可以對記錄的零碎卡片進行消化和重組,在 Heptabase 中,可以依照個人習慣,用顏色、線條、範圍來進行可視化處理,同一張卡片甚至可以重複出現在不同地方。
整理過程中,你會發現,開始有特定類別的資訊出現,可能有提到一些專有名詞或是名言佳句。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這些放到不同的白板(Ctrl+M)或是標籤(Ctrl+T)領域中,這些白板領域就是我們的第二大腦,因為這些卡片是從旁邊的原子卡片延伸出來的,所以都存在反向連結,未來回頭提取這些卡片,可以看到彼此的關聯性。
用白板好還是標籤好?
我的想法是,如果整理到一個看得出脈絡的程度,我會建議直接搬到相關領域的白板,或是將整個白板移動,如果是比較零碎的小卡片,我建議可以使用標籤歸類。最後應該是淨空現有的白板,就像書桌使用完畢應該要保持乾淨。
從 PARA 的角度來看,白板有點類似離我們近一點的「領域」、零碎的小卡片則類似離我們更遠一點的「資源」。
延伸閱讀:Heptabase 一點通|搭配 PARA 做好個人知識管理 #6
個人知識管理,其目的是找出知識間的連結
經過前面的說明,大家應該可以想像,知識的宇宙是非常浩瀚的,有些知識經常在我們的核心區域徘徊,所以我們很熟悉或是記憶深刻,相反地,有些知識像慧星一樣經過我們一下後又遠離我們,在我們的記憶中會逐漸模糊甚至生疏。
另外一方面,我們在跟陌生人約會時也是盡可能地找出彼此間的共同話題,有著共同話題也代表可以產生更進一步的連結(如果沒有連結豈不是很乾)。如果我們使用方法來增加連結,絕對會有助於我們的知識管理,至少我們不會像在大海撈針。
而當我們無意間發現了兩者間的連結,就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,這也是無數科學家的經驗,造就人類文明演進的結果。
想要 PIM 還是 PKM?由自己決定!
回到最初提到的 PIM 跟 PKM 的觀念,如果你想單純的讓物品依序擺放,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提取,那就是個人資訊管理的概念(可以參考 Notion 一點通|我用 Notion 建立數位通訊錄#數位收納)。
如果你想讓這些物品可以產生化學反應,甚至產生一些新物質,那就屬於個人知識管理,關鍵在於「連結」,至於要做到什麼程度的連結,有關「強連結」或是「弱連結」,也許可以在別的篇幅再來延伸討論。
如果以輸出為前提,當我們經過思考產生更多的連結,對於我們的知識管理也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延伸閱讀:Heptabase 一點通|【應用篇】寫筆記還是寫日記?哪個更好做到輸入和輸出#17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