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ptabase 一點通|【輸出篇】告別寫作瓶頸!用 Heptabase 當成創作彈藥庫#16

上一篇 Heptabase 一點通|【輸入篇】從 PIM 到 PKM ,打破知識管理的盲點#15 大致講述了幾個重點,我們快速回顧一下:

  1. 資訊管理和知識管理的差異和盲點。
  2. 如何在輸入階段使用 Heptabase?
  3. 知識管理的重點在於「思考」,思考會帶來連結,對知識管理才具有真正的意義。

延續到今天這一篇要討論的是在輸入後,我們要做的輸出階段。

以輸出為導向,執行有目的性的輸入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學習金字塔理論,如果我們只是被動的接收內容,吸收程度最多只會到 30%,如果我們能夠主動學習,透過產出來加深我們的學習效果,則吸收程度可以達到驚人的 90%。

學習金字塔理論

產出的定義是?

在我的【我的人生系統 Life OS-01】用一張圖告訴你系統化人生的框架#數位收納文章中有提到過第三階段輸出的部分,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不一定需要到 Output 輸出的階段,但輸出的好處就像剛剛說的學習金字塔理論,可以幫助我們學到更多更深。

產出也有很多方法,做筆記、分享觀點、打簡報,實際動手操作,或是嘗試用教導他人的角度來複習你學習過的內容。以我為例,每一次的「貼文」就是很好的產出方式,說實話,我覺得這麼做,可以幫助自己吸收很多輸入的知識內容,印象也特別深刻。

每個人的產出平台媒介也不同,相信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也不同。有人內向喜歡用文字表達,會用部落格或是貼文,有人擅長圖卡,那就適合用 Instgram 來展示,有的人聲音有磁性說話有邏輯,就可以運用 Podcast 的特性,更有自信者就可以進一步使用 YouTube 或是門檻更低的短影音的方式來產出。

我的寫作流程和陣型

我自己也有一套產出模式,稱為一三五寫作法,這種方法搭配適合的工具,最後產出的結果也可以套用在不同特性的自媒體平台。

關於一三五法則,我在之前的文章 Heptabase 一點通|利用 Task 推進任務 #10 中也有類似的介紹,不光是行動任務,創作產出也都可以這套模型。

  • 一則金句
  • 三個重點
  • 五個段落
一三五寫作法

五個段落內,要講完所有內容

現在的自媒體資訊量大,我們的注意力只有短短幾秒鐘,所以內容不宜過長。如果太長,要嘛使用「閱讀更多…」讓對方自行選擇要不要看下去,要嘛就拆分成好幾集 EP 的概念。

  1. 第一段(故事或啟發點),結尾是金句
  2. 重點一(搭配佐證資料)
  3. 重點二(搭配佐證資料)
  4. 重點三(搭配佐證資料)
  5. 結論和相關連結
一三五寫作法的排版架構

這個方法(陣型)有什麼好處?

可以同時適用於輸入和輸出,用 CODE 來解釋,可以拼湊卡片(捕獲)、重組內容(組織)、結論(濃縮精華)。

因應不同平台,做出不同陣型調整

我們以一張卡片為一個單位,一個產出內容可以使用 5~10 個單位組成。

所有內容的單位,都源自於卡片庫中的每張零碎小卡片

  • 閱讀書籍(做知識輸入的時候,也可以用一三五法則)
  • 部落格貼文(長 / 短文)
  • 電子報(短文)
  • FB(短文)
  • IG(圖文)
  • YT(影音)
  • TK(短影音)
  • Podcast(聲音)
  • 簡報
  • 報告或企劃書
一三五寫作法:閱讀筆記

一三五只是一個模型,如果創作能力有提升,也可以適時變換陣型,大方向不變。

要穩定的輸出,靠的是穩定的輸入

以上我提到的都只是方法論,不是說靠一三五寫作法,就會有源源不絕的「產物」,再怎麼厲害的人,總會有靈感枯竭的一天,那我們要如何避免「生不出東西」的結局,答案就是「輸入」。

工廠生產成品,需要原料的注入

我曾經把 Heptabase 比喻為即時戰略遊戲,有玩過這類型遊戲的人都知道,建立一個國度的一磚一瓦還有生產單位,都取決於村民採集木材、食物、及礦產而來,如果沒有持續且穩定的累積資源,後期需要跟其他國家決戰的時候,很容易陷入無可用之兵的下場(沒有相關資源進行生產)。

要穩定的輸出,靠的是穩定的輸入

延伸閱讀:Heptabase 一點通|做 Heptabase 的農場主人 #4

透過 Heptabase 等生產力工具一氣呵成

我們可以透過 Heptabase 這樣的生產力工具,從拆解內容、重新組織、最後到產出內容,可以做到一氣呵成的程度。

當然,有白板功能的工具都很適合這樣操作,自己順手就好,在本系列的最後一篇,我要跟大家聊聊輸入和輸出的綜合應用:筆記 vs 日記,也同樣會用 Heptabase 的架構來進行說明。

分享框


阿哲|大腦整理師
阿哲|大腦整理師

我是阿哲,我是一名兼職的整理師,喜歡研究各種提升生產力的方法和工具,目前正在推廣#數位收納的路上…

文章: 48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