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想要從室內設計的角度,來跟你分享居住空間和生活動線的話題。
從室內設計的角度,空間可以分為公領域和私領域
如果今天有一棟新房子,要設計成三房兩廳的格局,那麼在空間的設定上,首先要在泥作結構、水電管線、門窗的基礎下,來分割各個空間,這是屬於硬體的規範。
如果更進一步,要來細分每個空間的機能設計上,絕對不是按照心情想怎麼分就怎麼分,有個很重要的重點是區分公領域和私領域,因為兩者的功能性不同,也是影響我們生活動線最重要的條件。
- 公領域:「開放」的空間,包含常見的「廳」,也就是客廳、餐廳、廚房、客浴…等等。
- 私領域:「非開放」的私人空間,包含臥室、浴廁…等等。
- 緩衝區:不一定會有,如果有的話就是介於以上兩者的「半開放」空間,這裡如果設置一些收納區也很不錯。
公領域和私領域就像是油跟水一樣,看似分離,實則融合(或是你要講看似融合,實則分離都對),原則上公領域的級別是高於私領域的,所以好的格局設計,不會有「公領域被包在私領域中間的情況」,自然也就不會有訪客要上廁所還要繞過臥室的窘境。
辦公室跟住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,好的辦公環境應該要有公私領域之區別,才能提高生產力。有機會再來分享 辦公室的空間配置,會影響生產力嗎? 這個主題。
收納要做的好,公私領域的界線要清楚
如同標題所說的,客廳是一個公領域的代表空間,我們從大門進入後,經過玄關就是所謂的客廳區域,也是接待賓客的門面,所以這個地方也很重要,在我們的心中,也意味著與他人接觸的一層空間。
很可惜的是,我看過許多的客廳,被放滿了個人物品,不管是衣物、3C 用品,還是食物,最可怕的是垃圾(OMG)。也很常看見小孩的玩具(這倒沒關係,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,同時也是教孩子收納觀念的好時機。)
追根究底,原因可能很多很複雜:
- 因為經常在客廳用餐,其實是因為沒有餐桌或是餐桌放滿了雜物…
- 因為房子本來就很小,所以沒有設置玄關區(污衣區),所以衣服和包包就直接放沙發上…
- 因為房間不能抽菸,所以在客廳抽菸…(其實我看過有人會跑去廚房,站在抽油煙機旁抽菸)
但最後還是回到「生活習慣或動線」影響到了環境的結果,只要能夠找到問題的根源,就能回到源頭去解決問題。
看客廳,也看得出家人間相處的情況
我曾經分享過一個看法,關於北歐風的錯誤迷思(影片連結),內容就有提到台灣人並不適合北歐風的設計風格,原因就是我們依樣畫葫蘆,但是沒能掌握住北歐人的生活哲學。
客廳是公領域,在某種程度,也是家人間交流的地點。
大家試想,如果今天子女一回到家,客廳連個能好好坐下的地方都沒有,想當然是不是會直接衝回房間,那這樣毫無疑問的也斷開了與長輩間的連結。如果客廳整理好了,位子多了幾個,家人們是不是可以在客廳增加互動,增加互動就意味著可以增加家人的情感連結。
當然,如果你問:「如果增加吵架的頻率又怎麼解釋?」我想這個的問題的根源,可能是個性,可能是其他因素,那就得從源頭去解決。
讓客廳回到它原有的機能
總結一下上面的內容,我最後想傳達的是,讓客廳回到它該有的機能,我們應該要怎麼做:
- 改變自我的習慣
- 改變生活的動線
如果我們連「與外界連結的公領域都沒辦法打理好」,更不用說屬於自己個人的私領域了,你家的客廳,可以讓其他人拜訪嗎?如果不行,那就要想一下如何改善吧!
如果更進一步問:「你 / 妳敢讓其他人參觀你的臥室嗎?」這個問題又更犀利了,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倒抽一口氣,畢竟,臥室是私人空間,一般人很難讓別人檢視。而不敢的原因,也一定是擔心私密的物品或貼身衣物沒收好,挺尷尬的。
事實上你問我的話,我是可以直接開放房間讓大家檢視的,並不是因為我是暴露狂,當然,因為我平常就有保持良好的整理習慣,基本上不會擔心私人物品被看光光,但最大的原因是…
敢把私領域公諸於世,代表自己擁有開放式的心態,可以接納和包容別人的眼光!
不過,我們的內心還是有隱私的空間存在,如果沒辦法做到私領域被公開的地步是正常的,不用太介意,我們都不是聖人,但是私領域不行開放,公領域總該行了吧!希望大家有空的時候,可以檢視一下家中的「公領域」,主動整理它,讓它回到原有的機能。
整理,新(心)生活
最後,我想宣傳一下,我先前曾發起的一項 21 天的挑戰任務:整理新生活運動。我希望透過「整理」的概念,從心出發,重「新」梳理跟自己相關的領域,在「生活」上可以脫離混濁也更清澈,進而體會到全新的自我。
進行方式
這次一樣會採用電子報的方式進行,每週會寄送一封任務信件。
請按照信中指示,在每週的時間內進行自我挑戰(總共三週 21 天)。非常感謝之前參加第一次整理新生活運動的挑戰夥伴,給了我一些回饋,這一次的任務主題也是全新的挑戰內容。
主軸還是以自我為出發
這次的主軸,將會圍繞在「面對自我的整理」,並結合數位收納的觀念,看清自己的現況,任務挑戰只是拋磚引玉,喚醒自己的一些動力,未來也可以照這套方法來持續的定期「整理」。
數位收納,是利用數位工具來有效達到收納的效果,這是一套方法,可以把一些「非實體」的目標進行整理。
請記住,整理是屬於自發性行為,沒有人能強迫你,當你學會「主動性」去整理身邊的人事物,這才有意義,也是整理新生活運動的核心精神,如果自己現階段可能礙於忙碌或其他緣故不想面對「整理」的議題,那就順其自然吧,你可以把接下來的信件當成一般的文章來看待即可。